top of page

你是有足夠自信的人嗎?

  • 作家相片: 李曜安諮商心理師
    李曜安諮商心理師
  • 2024年7月22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|沐慕身心診所 李曜安諮商心理師|


ree

不滿自身在職場上的處境,卻沒有動力改善現況甚至離開追求更好的環境?

不允許自己出現一絲絲錯誤,過度追求完美,即使得到主管讚賞認可、勝任管理職,仍然有自己不值不配的自我詆毀?

對容貌身材有高度焦慮,堅信暴食催吐、整形塑身可以換取他人的重視、關注與關愛?


過度與他人比較,因為比別人好感到有價值、因為比別人差而低自尊,卻在焦躁不安的情緒中徬徨度日。

期待透過理想的婚戀關係得到救贖,渴望付出所有換取無條件被愛,活在他人眼裡,卻有困難接受真實的自己。


處在社會中,我們需要與他人互動、與外界碰撞,這樣的碰撞也許是意見交換、想法討論,甚至是衝突爭執。然而,在觸碰的當下,心中也會形成一道界線,於是有了自己與他人,並在這過程中更加了解自己。


若是在缺乏互動、得不到回饋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,長大過程可能會因為沒有界線而無限膨脹,顯得自我中心,表現出無法融入團體,或是沒有現實感。像是在關係中對他人頤指氣使的責難者、蜷曲在家的拒學學生、繭居族;

但若在外界就有過多的聲音、保護、干涉中長大的孩子,其自我也很難順利發展,可能長成過度謹慎、順服、恐懼權威的樣貌。譬如說乖巧聽話沒主見的隱形者、害怕主管在職場上難有傑出表現的員工。

無論是前者或是後者,都會因為無法正確評估自己在環境中遭受的挫折、以及他人的拒絕批評,表現出有『太多的自己』或是『沒有自己』,都屬於不健康的自戀。


自信(又或說是健康自戀),是一種自愛,把自己當成被父母疼愛的孩子般關愛,面對失敗挫折能給予自己鼓勵彈性調整;

自信,也是一種相信,相信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勝任目標。理解能力是可以經由學習的累積培養成長,面對他人的建議反饋、批評指教也能有較好的挫折容忍力。


那麼,可以怎麼提升自信?筆者建議有四:

1. 改變對自己的看法:認識自己,接納自己的全貌。

2. 停止攻擊自己:過濾並建設性使用批評聲浪、化為成長動力。

3. 接受並學習失敗:無論過去、現在、未來都可能失敗,失敗也能有所學習。

4. 在保有自我肯定同時,尊重他人。


 
 
 

留言


台北市中山區四平街20號5樓

(松江南京站8號出口左轉)

02-2581-7765

平日14:00—17:00 | 18:00—21:30

  • alt.text.label.Facebook
  • alt.text.label.Instagram

©2024 沐慕身心診所 版權所有

bottom of page